紅木家具背后的故事
日期:2023-10-13 00:39:15 編輯:大易中飾 關(guān)注熱度:0
紅木家具打磨是極其繁瑣的程序,一件成型的紅木家具有著很多到打磨工序,要進過粗磨細磨等十幾道工序方有始成。
古語道:玉不琢不成器,人不學不知義。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紅木家具也一樣,作為中式家具的扛鼎之作,紅木家具的打磨是體現(xiàn)家具優(yōu)劣的重要指標。
每一件紅木家具都要至少經(jīng)過三次打磨,力求細膩、光滑、精致、完美。不止于雕刻,幾經(jīng)打磨,紅木家具方可跨越新生。
粗磨,從弧面到平面,面面俱到。
因為弧面或者角度的不同,粗磨利用的工具都不盡相同,利用量身定制的打磨刀——在鐵片上自主裁出寬窄不同的刮刀,磨礪出不同弧度,保證每一個平面上刮面平整,工匠師傅根據(jù)家具的造型,使用不同的打磨刀打磨平整。
粗磨完成后,師傅使用濕抹布潤濕木面,將濕潤后的木屑刮去,根據(jù)木材吸水后顏色變化來判斷刮出的薄厚是否一樣。
細磨,慢工才可出細活。
蜈蚣刨與多種型號砂紙相互配合,120-600型號的砂紙是打磨家具基本的外形所用,600-1500型號的砂紙是打磨家具的細節(jié),1500-2500型號的砂紙讓家具更出神韻。
每一個邊邊角角都要磨到,力量均勻,反復打磨,精益求精是環(huán)節(jié)要點。
水磨,吹毛求疵般的執(zhí)著。
用濕布將部件擦濕,木材木纖維遇水后膨脹,通過沾水刮磨后,“毛刺”消失,表面更加光滑細膩,為日后快速飽滿的包漿打好基礎(chǔ)。通過水磨,家具不再有生硬倒棱,每一個線條要平整飽滿,為之后的燙蠟工藝做了很好的鋪墊。
這就是紅木家具背后的故事之一,每一次舒適的坐乘享受,都是工匠人細致,耐心,執(zhí)著態(tài)度的執(zhí)著。